村网通总站 荣家营村 139941.nync.com 欢迎您!
5月4日早晨,天气格外凉爽。走在王小楼村北的沉沙池边,一阵阵清风吹来,令人心旷神怡。
张道成像往常一样,早早起床去村里四处走走、看看。张道成步子迈得很慢,多年的腿疾让他走路时间稍久就不得不歇一会儿,停步在王小楼村西北角,从西往东依次排列着为引黄济津工程挖建的三大沉沙池,整个沉沙池区一目了然地分成两片,一片是清澈的水面,一片是茂密的树林,几位村民在水边悠闲地垂钓,树林里传来喜鹊欢快的叫声。
看着眼前如画的景色,张道成不由地想到了那难以忘怀的过去:“三个沉沙池占村里土地4000多亩,没有地种群众吃啥?当时老百姓服从全国大局,发挥‘龙江精神’,硬是把1000多亩已经种了多年的枣林砍掉,挖出了今天的一号沉沙池,之后是二号池、三号池。”
沉沙池是建成了,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困扰王小楼村40余年之久的大问题——土地严重沙化、盐碱化。张道成说,“引水渠从南往北通到王小楼,水阴得地下盐碱越来越严重。泥沙沉淀淤积,沙地越来越多,群众编了个顺口溜:一天二两土,白天不够夜里补。”村支部委员张立生听了不住地摇头,“之前村里种棉花,刚用小耧钩耧过去,一阵风过来又把棉花苗盖上了。晚上来阵风,觉都睡不安稳。”
“我刚担任村支部书记时,正是一号沉沙池‘复耕’时,也就是要把沙土沉积的一号沉沙池恢复成耕地。那时因土地缺乏,群众穷得叮当响,复耕这可是关系群众基本生活的大事”。
为使池内土地进一步淤平并把红土留下改良土壤,张道成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生产队干部、党员、青壮年劳力,在池内不分昼夜地打坝截流,一班累了换另一班,晚上就点上嘎斯灯,倒班打坝子,让水流速度减缓,淤平了大面积红土地,对还不够平整的地方,先用仪器测出高洼度,再用人力找平。“当时顾不上回家,家属们都把干粮放到毛瓮里顺着中间的水沟漂过来,凑合吃点就接着干。”张道成说。经过三个冬春的大干苦干,平整了一号沉沙池内2000多亩土地。
在这片平整的土地上,群众种植了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谷子、花生、西瓜等各种农作物,并获得了好收成,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不说,还为县种子公司连续五年培育了玉米良种,并且栽植了果树,让村民获得了比种植一般农作物更高的效益,笑容开始浮现在全村1700多口老少爷们的脸上。
一号池复耕后,总占地2000余亩的二号、三号沉沙池继续使用着,这两个池子每年清淤形成了大面积的高亢地,常年风沙弥漫,寸草不生。针对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,张道成制定了“环境治理先行,农工商一起上”的发展策略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在考察冠县以及其他外地治沙经验的基础上,发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,大面积种植太青杨、速生毛白杨等,累计植树30余万株,所有的沉沙池和引水渠两岸都披上了绿色外衣,尘土飞扬的现象没有了,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,还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。
40年光阴,4000亩土地,5000万方沉沙,2.5亿方清水,沉下来的是致贫的淤沙,流出去的是滋润万民的汩汩清流。如今的王小楼村林木覆盖率达到了80%,林茂水绿、风光秀美,村民生活环境换新天,而时间却把风霜雨雪刻上了张道成的额头。
“七十年代,姜楼镇‘三楼一铺’穷得全县有名,王小楼就是其一且最穷。”张道成说:“1700人的村子人均耕地不到一分,集体收入为零,咋着摘掉贫穷的厚帽子?咋着让群众早点都富起来?只能从‘别处’想办法。”
办集体企业、鼓励村民搞养殖、外出务工、学做小买卖,张道成在一个个“别处”仔细琢磨。村民韩大勇、张秀广想搞养殖,他忙前跑后帮忙解决土地问题;九十年代全县鲜见外出打工,他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到聊城潜水机厂和威海渔具生产厂,把村里家境贫穷的100多口子劳动力送进了工厂。出不去的群众怎么办,他自掏腰包雇车拉着村民跑香江市场学做小买卖。当年跟他跑香江市场至今还在经营百货销售的孙桂春说:“我们妇女离不开家,书记带着我们学会了做小买卖,一年挣个两三万,我很知足。”
办集体企业,让村民像城里人那样在家门口上班,一直是张道成的心愿。从1980年王小楼村第一个村集体企业面粉厂开始,张道成三次“转行”,从面粉加工到灵芝种植,从蔬菜速冻到汽配制造,张道成没少“摸爬滚打”。
1993年前后,张道成联系到了时任聊城客车厂厂长的老乡张道广。见多识广的张道广向他推荐“速冻蔬菜”项目,并表示他们可以提供帮助。张道成和村两委商量后,决定先去外地参观考察。1994年底,张道成和张立生等五人奔赴烟台,哪知天有不测风云,路上出了车祸,幸运的是车上其他人没事,只有坐在后排的张道成脸上“挂了花”,右眉骨上方裂开一道三厘米长的口子,鲜血直流。张道成简单包扎后,捂着伤口来到了烟台龙大集团。“你老弟可是我们龙大客人里面第一个‘破了相’的。”龙大集团董事长宫学斌被张道成的真诚与执着而感动,当场主动提出合作。
正是凭着这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,由王小楼村、中通客车、龙大集团等几方合资的聊城龙兴速冻蔬菜有限公司迅速成立并投产,该公司成为东阿县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,且效益非常可观。速冻蔬菜公司为周围群众带来了致富机会,仅大叶菠菜、五寸人参(日本胡萝卜)、玉藕、牛蒡种植就达3000亩。
不过,1997的东南亚金融危机,对公司产生了致命的打击。因为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。面对困难,几经周折,在张道成的主导下,速冻蔬菜有限公司利用现有厂房等资源迅速转产,并与中通客车合作,成立了聊城龙兴汽车附件有限公司。目前,该企业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,公司固定资产达5000余万元,年加工各类车型全车车门5000套,职工达200多人,其中吸纳本村村民100多人。
除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,张道成还把发展个体经济,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当做分内事。在他的带领下,王小楼村先后发展养猪、养羊、养鸭等养殖产业;建了5个砖窑厂……村两委投资10多万元,解决了土地、电力、道路、排水等问题,解除了饲养户的后顾之忧,全村90%的劳动力得到了有效安排。
“办企业这30多年没少受罪,支撑我的最坚定动力,就是为了多给群众提供就业岗位,增加他们的收入,让老少爷们儿过上好日子。”面对全村良好的发展势头,张道成倍感欣慰。
如今,步入王小楼村,顺着笔直的水泥路向前望去,房子排列齐整,街道打扫整洁,安装在每隔50米电线杆上的路灯,每天傍晚准时亮起。其实,早在1980年,王小楼村村民就告别了“洋灯”;2003年,村里就通了自来水;2004年,80平方米的戏台子搭起来,老少爷们儿有了听曲唱戏的好去处;2006年,村里铺上了水泥路,全村人均收入早就超过万元……四十年,如张道成所说“虽不像焦裕禄那样殚精竭虑,但绝对堂堂正正、清清白白。”
“现在都说村干部不好当,其实当好也不难。”张道成说:“只要做事心无私利,就会困难面前‘难不倒’、挫折面前‘压不倒’。全心全意为父老乡亲办实事,大伙儿就会拥护你。”张道成自上任第一天起就告诫自己,公家的钱不能取一分一厘。从1997年全县审计村级财务始,17年来,王小楼村财务没差过一丝一毫。
但即使是这样,也有少数人不服气。1996年,张道成的大哥打算回村养老,考虑人口增多,张道成新盖了四间平房。房子建成后,村里传起了谣言:“把村里那俩钱都弄他家去了”“得查查账”……
“身正不怕影子斜!”心里十分淡定的张道成找到时任姜楼乡党委书记的刘景涛,恳请组织上把县公安局和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请来,好好查查他。经查,张道成清清白白,谣言不攻自破。在1999年的村两委直选中,“不打招呼、不拉票”的张道成高票连任。
“张书记这人忠厚、办事公道,大家伙儿信任他,不选他选谁?”提起张道成,养殖户张秀磊肃然起敬。
“张道成同志用真情为群众服务四十年,让我很受感动。他没有豪言壮语,而是用一个个实际行动,踏踏实实践行着‘为民务实清廉’的行为准则,难能可贵。”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长高晓兵对张道成如此评价。
关于我们 | 科研院所 | 客服中心 | 资料中心 | 媒体报道 | 投诉举报 | 帮助问答 | 查询服务
农市发[2016]2号
软著登字第1825094号
苏B2-20180764
村网通:第24733430号
版权所有:南京土流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易村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管:北京村网通农业科技研究院
市场运营:山东易村客农业有限公司 南京易村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
苏ICP备18063654号-3 苏公网安备 32011202000276号
合作邮箱:govzcn@aliyun.com 服务热线:0537-3161316